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动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我国的实际。它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又具有立足本国国情的鲜明特点。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百年共产主义精神谱系”、“小常识大道理”等栏目关键词后,澎湃新闻将加入2023年10月起与上海学会联手科学界联合会、上海政治学会推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对其理论体系、战略安排、实践部署进行知识总结和理论解读。
本期关键词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沉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022年4月28日拍摄)。新华社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时期。我们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扩大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也多次使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等概念。那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哪一轮?
生产力发展节奏存在争议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节奏。然而,人们的观察视角、研究对象、判断标准和基本概念与生产力发展的节奏不一致。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采取何种节奏,学术界仍存在争议。
2011年前后,国内学术界曾掀起“新科技革命是哪一轮?”的争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教授提出,人类经历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两次科学革命”是现代科学的诞生、相对论的革命和量子理论,“三大技术革命”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力和交通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当前,人类正在迎来“第六次科技革命”。清华大学教授刘兵质疑何传奇的观点:“革命”不能一概而论。 “科学革命”是一种范式转变。科学史学家公认的“科学革命”只有两次——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冯兆奎认为,“技术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融合和转化。因此,瓦特改进蒸汽机所带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只是“技术革命”而不是“技术革命”。
国外学术界对于生产力发展节奏也存在争议。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美国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人类正在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学者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c Brynjolfsson)和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提出,人类已进入“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
上述学者提出的概念都是从某一方面描述了生产力发展的节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一致,涉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机器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等一系列概念。如果不统一使用这些概念就无法进行研究。
如何实现概念的逻辑统一
为了进行研究,需要一个统一的概念。 “工业革命”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涵盖上述各个概念,从而实现概念的逻辑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历次“工业革命”的五个特点:“历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有新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二是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三是大量的生产工具。新的 ”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跳出琐碎的概念界限,针对当代实际问题,揭示了“科技与科技”之间的层次。创新”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渐进逻辑。按照这个一般逻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机器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概念一步步推进,最终归结为“工业革命”。
需要解释的是“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在英语中,两者都是“工业革命”,在汉语中它们经常互换使用;然而,它们的含义仍然存在细微的差别。在实际应用中,“工业”明显偏向“制造”。 “工业”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大部门。例如,美国奥巴马政府2012年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国政府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显然,“制造”在各个“产业”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制造”往往是科技进步的“第一领域”,然后扩展到其他领域。
人类目前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历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特点,即从生产力发展对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来看,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目前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70年代,以蒸汽机为标志,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 18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标志,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机器可以执行“日常脑力工作”。
当前,人类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2011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正式提出“工业4.0”,人类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随后,美国、日本、中国也纷纷启动智能制造计划。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引用了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产生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以往的工业革命不同。以往的工业革命都是以特定的生产工具为标志,但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以特定的生产工具为标志,而是系统性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关键技术交叉融合、集体跨越”。如果我们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寻找一个标志,那就是“知识经济”,即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机器可以从事“非常规脑力劳动”。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hanzi.com/html/tiyuwenda/6252.html